今天的大庆市肇源县,原属于清代郭尔罗斯后旗地域。研究肇源县蒙古族历史,理所当然地要从研究郭尔罗斯后旗的历史入手。
郭尔罗斯后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对肇源县境内白金宝文化遗址的三次发掘证明,古代郭尔罗斯后旗地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各民族你进我退,此消彼长,在这里演绎了一幕幕人间活剧。
此区域最早见于史册的民族是古代的秽貊族,与其有联系的还有肃慎和东胡。秽貊族在战国时期建立了民族政权,名为橐离国。主要活动于嫩江中下游地区。从考古发掘资料可知,在长城以北的东北地区,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地区是松嫩平原的西南部。而白金宝文化遗存的地理位置,应正是橐离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上承秽貊文化,下续夫余文化。
夫余国建立于公元前108年以前。在秽貊族中夫余立国最早,发展较快,并且和高句丽、北夫余、百济等部族有着共同的渊源。夫余国自汉武帝时即与汉朝建立了臣属关系,并接受西汉授予的印绶。长期朝贡于中原各代王朝。夫余国的疆域西至洮儿河,东至牡丹江,南至辉发河以北,北至黑龙江。
夫余国立国达700多年,最后被勿吉所灭。其一部分族人北迁入豆莫娄国中,因此,豆莫娄国仍为秽貊族后裔所在区域,相当于今天的嫩江以东,松花江以北,向东至日本海岸的广大地区,中心地带为松嫩平原的北部及三江平原。豆莫娄从五世纪初见于史籍,至公元724年最后一次见于史籍,存国时期达三世纪之久,后来被黑水靺鞨兼并。
考古发现并已经证明,松嫩两江流域是古夫余人文明的发祥地。至魏晋南北朝时,夫余族经过几次变迁,大部同东胡、肃慎的后裔以及汉族人融合了。
(二)
郭尔罗斯后旗地域,自辽金时期以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人口密聚,文化发达的人类宜居地区。
公元916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史称大辽。辽设五京,下辖道、州、府。郭尔罗斯后旗地当属上京道。
公元114年辽金出河店之战,开创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大业。金在郭尔罗斯地域建立肇州,领有始兴县,金代又有豁罗刺思部蒙古族开始迁徙到这里生活。元明时先后为成吉思汗幼弟帖木哥斡赤斤及二弟哈布图哈萨尔子孙的世袭之地。清顺治五年(1648年)郭尔罗斯部设前后二旗,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世孙伊尔登· 布木巴被封为郭尔罗斯后旗镇国公爵,掌札萨克权,世袭罔替。
清朝政府为强化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把蒙古地区分成了许许多多的互不统属的旗,在旗佐制度下实行封禁政策,各旗不得过界游牧和互相往来,规定了蒙古各部王公进京朝贡时要走规定的不同路线,不让各部王公有任何往来,禁止蒙古各部与汉人贸易通婚、学习汉族文化,限止汉人到蒙古地区贸易,以彻底实现分其势的目的。
尽管这样,由于清朝国家的大统一,蒙古地区(包括郭尔罗斯后旗)的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发展,出现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和平安定局面。
清朝末年,随着东清铁路的修建和汉民的大量流入,土地得到开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黑龙江将军恩泽奏,开放郭尔罗斯后旗部分蒙荒。光绪二十七年(1904年)由铁路交涉局总办周冕办理,此为第一次放荒。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共放十八井29万余垧。
1905年—1908年,为郭尔罗斯后旗蒙荒全部开放时期。这时期共分为3次开放。第一次: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俗称24万垧,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实际出放毛荒15万余垧,同年又出放签字段毛荒44000余垧。第二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放沿江段,此次共放荒地76000余垧。第三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放北大段,俗称伊顺招段,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季,共放蒙荒13万余垧。前后共放632179垧。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郭尔罗斯后旗置肇州直隶厅设同知衙门,开始实行蒙汉分治。民国二年(1913年)改称肇州县,县城设在今肇源城,仍是蒙汉分治;同年肇东分防局晋升为县,旗境东部为肇东县,西部为肇州县,蒙汉三个政权并存。伪大同元年(1932年)因洪水肇州县公署迁往老城基(今肇州址)。1934年12月1日,郭后旗辅国公府由肇东四站老爷屯迁至肇源城。在日伪的残酷殖民统治下,结束蒙汉分治,实行一元化旗制。
由于民国时期与伪满时期建制的变化,使清代以来的郭尔罗斯后旗地域逐渐缩小。
民国时期,肇东分出另立为县,使郭尔罗斯后旗面积缩小1/2,仍位于嫩江左畔,松花江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7′至125°13′,北纬45°23′至46°51′。东至肇东,西至嫩江,北至杜尔伯特旗与安达,南至松花江。面积为32000平方公里。
伪满洲国时期,肇州分出另立为县,全旗面积又缩小,仅剩原来面积的1/6。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7′至126°59′,北纬42°23′至45°59′。东至呼兰,西至嫩江,北至杜尔伯特旗、肇州、肇东,南至松花江。面积为5606平方公里。
(三)
郭尔罗斯后旗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近百年来为反对内外势力的侵略和压迫,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38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三肇”(肇源、肇州、肇东)革命根据地。1939年初建立了郭后旗地下党的组织,同年六月成立了龙江工作委员会。从此,党的队伍不断壮大。1938年秋至1940年期间,郭后旗境东部的一些村屯首先组织起抗日救国会。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支持部队物资弹药、掩护伤员、供应药品、提供情报、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等。1940年11月8日抗联十二支队在抗日救国会的配合下,夜袭肇源城,歼灭城中日寇,这就是著名的“肇源事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祖国实现“光复”。1945年12月16日,哈西地委组织部长李祝三及旗委负责同志刘德明、赵廷梁、林志敏、项步成、任国栋、刘农夫和独立团干部、战士开赴肇源。他们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扩大统一战线,团结少数民族,镇压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并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郭后旗的种种企图,12月20日成立了郭尔罗斯后旗民主政府。1946年1月6日,独立团二营营长姬兴洲与人民为敌,突然发生叛变,旗委旗政府不得不暂时退出。之后在我军主力部队老七师的帮助下,重新收复肇源城。从此在旗委的领导下,全旗人民开展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改变了数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劳动人民开始当家做主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郭后旗人民又投入到三年的解放战争中,数千名青年踊跃参军参战,有三百多名优秀儿女为国献身,有上万民工转战全国许多著名战场,特别是为解放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四)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后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加奋发努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在抗击洪涝灾害和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上成就显著。郭后旗境内有松、嫩两江,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夏季降雨偏多,水利资源既丰富又贫乏,干旱、洪涝灾害是本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因此,面对严重的干旱洪涝灾害,郭后旗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立肇州厅以来,就开始围堤防水,构筑防洪工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旗人民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修建沿江国堤169公里,同时抗旱打井,兴建灌区,使干旱灾害得到控制,为农业生产打下了高产稳产基础。1952年在农业生产上创造出驰名全国的十六字丰产经验:即“等矩宽播,合理密植,间苗保苗,分期追肥”,受到党中央的肯定,获得了全国农业丰产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1952年,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批准郭后旗第九区为区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批准第七区巴彦村、第九区反攻村、新化村3个村为民族自治村,批准三区土城子、四区民兴、五区瓦房等三十二个村为村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
1956年4月11日,根据国家行政建制改革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将郭尔罗斯后旗改为肇源县。郭尔罗斯后旗改为肇源县后,全境东西长143公里,南北最宽处45公里,最窄处15公里。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安达、肇州接壤,南隔松花江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县隔江相望,西与吉林省镇来县、大安县一水相隔。全境总面积4072.8平方公里。
1956年撤旗建县后,原来传统的蒙古族行政建制结束。根据本县蒙古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批准建立了义顺、浩德、超等三个蒙古族乡。而后,陆续批准建立了东义顺、西义顺、勇进、老山、东发、新程、巴彦、西浩德、兴海、长山、超等、共和、博尔诺、土城子等14个蒙古族村。
郭尔罗斯后旗从清顺治五年(1648年)建制以来,到1956年撤旗建县,共计308年历史。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经历了清朝、民国、伪满及新中国几个时期,走过了艰辛的路程,创造了异彩纷呈的历史和文化。
作者:白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