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2015年1月2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职教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面对“全民创业”的新形势,大庆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如何办,在哪些领域寻求新突破,应该引起思考。
我市职业教育水平伴随着油田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展提升。目前,全市高职院校2所(分别是大庆职业学院、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市中职学校13所,其中公办10所,民办3所,在校生9688人,教职工总数1035人,文化课教师379人,专业课教师335人,双师型教师221人。全市公办中职学校总占地面积达102.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6亿元,拥有各类实习实训基地47个,实习实训室153个。全市职业学校共开办15个专业大类、48个学历教育专业,其中,省级以上重点专业10个。各学校升学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各学校注重发挥自身办学优势,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人才、企业在岗职工、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各级各类培训年均近3万人次。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但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则相对滞后,已跟不上大庆经济社会发展节奏,特别是与国家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投入不足,基础建设差距大。职业教育难办,难在哪里,首先难在经费,没有资金做保障,办学条件就改善不了。据测算,职业教育生均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而财政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拨款一般参照普通高中标准。教师的继续教育、学生的实习实训经费都比较紧张,各校实习实训基地(室)设施设备大部分陈旧且数量不足,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二是职教定位不合理,专业设置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教育现代化应该是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事实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同样作为中等教育阶段,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较弱的职业教育,不可避免的导致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缺失。目前,我市高等院校拥有量居全省第二,优质普通高中比例全省第一,而职业教育则成为我们的短板。从目前开设专业情况来看,校际之间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尤其是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汽车维修等专业,基本每所学校都开设;个别专业学生较少,不能单独编班;品牌特色专业较少,仅占专业总数的22.2%,更缺少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专业,甚至个别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已不适应等。
三是专业教师缺口大,现有师资不适应办学需要。从全市中等职业教育队伍来看,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与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发展需要。首先是专业课教师缺乏。全市中职专业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5%,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是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专业课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转岗的,缺少实践经验,专业技能不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更是缺乏。再次是流动性大。临时聘用的教师缺少长远职业规划,加之聘用的工资待遇较低,因此,“聘进—流出—再补充”成为一种常态。最后是入口不畅。各校在引进在编教师时,受政策限制很多,比如,必须是985院校本科、211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这一层次毕业生选择来中职任教的很少,且大多是基础文化学科,能胜任专业课的毕业生难以引进。
四是职普比例不相当。据调查,2014年全市13所中职学校在校生9688人,而实际仅有8000左右。在校生超过500人的学校有4所,其中超过1000人的只有2所;500人以下的9所,其中100-300人的7所。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量与普高在校生数量比为1:6.6,距离国家规定的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相距甚远。同时,生源素质相对较低,相当一部分是高中被清退、初中阶段流失的学生。中职办学规模和学生素质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五是校企合作不深入。职业教育要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搞好校企合作。企业对职业学校的支持,不仅是要接受学生和教师实习,还应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并提供智力和物力援助等。《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顶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目前,我市尚未由政府主导落实这一规定。企业接受职业学校的师生实习、实训,需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工作的质和量可能会受影响,企业有时还要承担学生因技术不熟练而损坏机器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而且国家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
纵观大庆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体感觉是与我市推进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不相匹配。我们需要高层次的科研人员,但是我们也需要高技能的操作人才。职业教育应该成为创业、就业、再就业的重要基础,推动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民创业”需要各类人才支撑。为此,提出五点建议:
一要加大投入,努力优化职教发展环境。建议在制定大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从大庆实际出发,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方案,根据省定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确定我市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严格落实投入。解决好职业教育政策“悬浮”问题,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要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分工、效果时限等,要抓好过程监管和结果考核,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纳入大庆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着眼提升大庆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为大庆可持续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二要围绕市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首先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径,解决好校企合作关系问题,促进产、教、学深度融合。可以按照一定条件给予接纳职校师生实习、实训的企业适当经济补偿,也可在法律、政策许可情况下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或者考虑把校企合作成果作为企业参与各类评优、评级的奖励条件。其次要多渠道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可以考虑对公办职业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造,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现有职教资源,突破所有制、隶属关系制约,探索所有权与办学权(经营权)分离,放开职教学杂费,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并获得回报。条件成熟时,以市场化手段而非行政方式组建职教集团,打造大庆特色优质职业教育品牌,进而走出大庆,跨出龙江,迈向全国。再次,根据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与资金,改造、整合现有基地,打造全市统一的实习实训基地,面向全市、全省有偿提供实习实训服务。最后,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全省乃至全国市场需求,坚持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学校要与企业融合,向市场要生存、要空间、要发展,而政府只着重创造并优化环境。要加强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统筹优化专业设置,抓住“全民创业”契机,培育一批特色化、品牌化专业。
三要立足职校学生出口谋划发展。要从解决职校学生出口入手解决职业教育生源不足的入口问题。无论“出口”还是“入口”,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要着力引导全社会树立切合实际的择业观,积极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气,逐步扭转传统就业观念,由崇尚“白领”到“白领”、“蓝领”并重,提高广大学生、家长及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结合全民创业热潮出台相关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职校学生创业,以创业实现就业。要改革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与薪酬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技能型人才能够享有与其贡献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合理报酬。解决“出口”问题还可以考虑纵向高层次衔接,横向职普间转换,实现“内外无缝转换”,从而极大地敞开职校学生出口。出口解决得好,入口才能畅通。要改革教育招生制度,逐步缩小普职比例,最终实现由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目标。
四要加强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关键要解决好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或兼职的途径。在人才引进时,对中职学校引进在编教师要降低门槛,扩大范围,允许从非“985”、“211”院校,尤其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全国50所专门为中职院校培养师资的院校毕业生中择优引进,增强引进教师的实用性。在考录在编教师时,应把非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列入考录范围,制订考录办法,以满足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之所需。探索、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技师与职业学校之间交叉任职或兼职机制,鼓励企业相关人才到职校兼任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文化基础课教师可以相对稳定,专业教师用人制度要灵活,应允许随时根据专业需要到企业、到社会聘用,实行“客座”专业教师制度。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学校特聘急需的专兼职高技能人才。
五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现代化,要加强现代农民技能培训,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四县和大同的职教中心为基础,辐射带动乡镇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求和各县区的经济发展定位,突出各自培训特色,实行“绿色证书”和分流教育制度,重点培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乃至创业本领;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办学经费短缺、校舍紧张、师资不足、设施设备落后、培训基地老化等现实问题,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需要。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民进大庆市委副主委、大庆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刘宝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