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议政建言 > 大会发言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推进教育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者(来源):科教文卫体委员会      日期:2016-07-02              访问量:23871

农村教育一直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环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教育首当其冲。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来看,寄宿制学校是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主要办学形式,不仅能较好地解决路远学生上学难和交通安全问题,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更有利于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发挥集中办学优势。

目前,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有72所具备寄宿能力,占21.5%;住宿生1.82万人,占学生总数的29%。肇州县双发学校、肇源县超等民族学校、杜尔伯特县三中、林甸县四季青镇中学、大同区大同镇中学、让胡路区喇化小学等,通过发展寄宿制教育取得了较好办学效益。相比优先发展的高中教育,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出于对国家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意见的不同理解和资金落实困难等原因,近几年农村寄宿学校建设推进迟缓。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和学龄人口变化,农村地区办学规模小、教学点分散的问题再次显现,由此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主要是:寄宿学校总量不足。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全市还有60人以下的村小学132所,其中10人以下的“袖珍学校”28所,一些教学点师生比偏高而学科课程却开不全。如布局调整较好的肇源县也仅有1所中心小学具备寄宿条件,尚有12所小学1600多名学生在校外食宿。基础设施不完善。宿舍人均面积不足、没有浴室、食堂功能分区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一些学校运动场地不规范、操场没有硬化。教学设施配置不均衡,部分学校缺少音体美器材和图书。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及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具备资质的心理健康教师和校医几乎没有。教师流失和老龄化问题突出,偏远学校多年未补充年轻新教师,如大同区自2002年以来仅通过市里统一招录了20名师范生,一些素质好、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通过招聘、考录、调转、借用等形式脱离农村教师岗位。管理服务相对滞后。经验丰富的舍管人员和生活指导教师不足,很多生活管理方面工作由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兼任。对日益增多的留守学生,缺少多种形式的关爱。标准化校车数量不足,乘车安全存在一定隐患。保障水平不高。寄宿学校在人员聘用、设备购置、水电采暖等方面开支较大,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600元、初中800元)仅与国家确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基准定额持平。寄宿生吃、住、学、玩相对集中,教师工作压力大而待遇偏低。寄宿生学习成本较高,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享受国家困难补助。

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发展农村寄宿制教育,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推进教育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优质资源惠及广大农村儿童少年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更是贯彻落实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为此建议: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把农村寄宿学校建设作为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心,纳入大庆市“十三五”规划,在项目建设上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支持。进一步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把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办成寄宿制,满足小学高年级以上和有寄宿愿望学生家庭的需求,同时统筹考虑农村幼儿园的建设。新建或改扩建学校,要把校舍建设与教学设施配备、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力求满足当前需要,兼顾长远发展。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向国家、省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本级政府配套资金。建立市、县财政分担机制,将农村寄宿学校生活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及更新维护纳入财政预算,有计划地新建和改造食堂、宿舍、供暖等生活基础设施,推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浴室,按标准配置教学仪器和图书,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工作业绩优的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寄宿制学校担任校长,引导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制定区域内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和聘用管理办法,通过公招、县管校聘等方式配齐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师。在评职选优上给予倾斜,逐步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市、县教育研培机构要优先安排农村寄宿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定期组织教学专项视导,帮助对接名优学校开展管理帮扶、文化共建。

4、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寄宿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实行寄宿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制定与工作岗位、农村学校服务年限挂钩的津贴标准(人均不低于每月500元)。定期为农村教师进行免费体检,提供周转宿舍改善工作环境。将“两免一补”生活补助覆盖全体农村寄宿学生,资金缺口由市、县分担。寄宿生补贴不发现金,直接充卡用于学生生活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寄宿生提供每周一次往返的免费校车接送。引导社会力量为寄宿学校捐建捐赠设施设备,与贫困生结对子帮扶,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5、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把课外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指导学生组建学生社团、兴趣小组,课外时间开放艺体设施、图书室、微机室,为学生成长提供个性化、可选择的学习机会。农村教育应当既是田园的又是现代的,它不应是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要发掘农村传统民俗、非遗项目、优势产业等人文和自然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勤工俭学基地,在农村初中普及劳动技能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拓宽关爱服务载体。把文化惠民工程中的农村电影放映向学校延伸,保障寄宿生每月观看一场优秀影片。建立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家庭信息和个人成长台账,以电话、电邮、微信等方式畅通学校与家长沟通联系渠道。设立关爱室(心理咨询室),开设亲情视频电话平台。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建立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组织大学生对寄宿学生提供关爱帮助和学习辅导。

7、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安全、饮食卫生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学校制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针对管理人员和生活教师的专业培训,配齐专、兼职校医,建立与乡镇医院协作救助机制。以国内外重大安全事故为例,适时开展珍爱生命、自我保护安全教育。制定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寄宿制学校连着大民生。要以满足农民教育需求为宗旨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增加经费投入为重点落实办好寄宿制学校的义务和责任,争取用3到5年时间使全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有一个整体跃升,办学质量达到或基本达到城镇学校中等发展水平,让农村孩子在起点和过程中能够平等地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动大庆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共享发展。

附:山西、贵州等地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概况



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

2016年1月19日







附件下载:
  山西、贵州等地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概况.docx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一站式登陆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大庆市委员会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世纪大道东风路10号   邮编:163313   电话:0459-6376808
访问量:144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