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
积极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协实践新路径
——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党课辅导报告
(2022年12月7日)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张立君
同志们:
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根据市委统一安排部署,今天给大家作一次党课报告,与大家学习共勉。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学出绝对忠诚、学出坚定自信、学出使命担当、学出能力水平,切实做到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一、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深刻认识二十大的重要意义
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成果之一是,批准了习近平同志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这个报告举旗定向、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成果之二是,批准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体现了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体现了中共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成果之三是,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二十大代表、中央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全党的共同意志、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共二十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充分认识“两个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心声,是新征程上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夯实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政治上的高度共识、体现为贯彻落实中的具体行动,坚定不移把中共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要提高政治领悟力,全面把握大会作出的重大部署
中共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我们一定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研读中共二十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认真领悟中共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
一是必须深刻领会把握“大会主题”。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会主题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这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
二是必须深刻领会把握“伟大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是必须深刻领会把握“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做到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四是必须深刻领会把握“中心任务”。中共二十大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坚定贯彻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牢牢把握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五是必须深刻领会把握“必由之路”。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六是必须深刻领会把握“重大决策”。中共二十大在经济建设上,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节约战略等作出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和数字中国、法治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在政治建设上,强调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文化建设上,着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社会建设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明确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作出安排。
七是必须深刻领会把握“省委要求”。10月31日,省委召开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新篇章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的目标任务,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历史担当,加快建设质量龙江、创新龙江、开放龙江、绿色龙江、幸福龙江、勤廉龙江,加快推进科教振兴、农业振兴、产业振兴、区域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民生振兴、人才振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江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八是必须深刻领会把握“市委部署”。11月5日,市委召开十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大庆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庆的意见》,作出加快建设经济结构更优、体制机制更活、内生动力更足、人民地位更高、文化自信更强、群众心中更暖、生态环境更美、基层基础更牢、全面从严治党更深入的“九个新大庆”的新部署。我们要认真落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筑牢政治忠诚,深刻领悟思想伟力,对标对表坚定笃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全面增强历史主动,牢记“国之大者”肩负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责任,胸怀发展全局肩负起助力“六个龙江”建设的战略责任,当好标杆旗帜肩负起加快建设“三个城市”的历史责任,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扛起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使命;深度聚焦中心任务,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体制机制现代化、生态建设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民生事业现代化,以转型的生动实践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汲取奋进力量,高扬大庆红旗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团结奋斗焕发创业激情,以昂扬的奋斗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持续强化自我革命,严守政治纪律不逾矩,夯实基层基础不失责,管好班子队伍不放松,狠抓能力作风不懈怠,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坚定的决心意志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945年7月,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先生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的一段对话中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可以看出,政协民主监督至关重要。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推进自我革命,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涉及到我们每一名政协委员、每一个政协干部,必须把自我革命贯穿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体现在履职尽责、从严管理的实际成效上。近期市政协出台的《市政协委员、政协干部“十严禁”》,就是政协系统深化自我革命的具体举措,要坚持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自身建设,在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严守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切实营造风清气正、激浊扬清的政治生态,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协委员和政协干部关系。
三、要提高政治执行力,认真落实涉及政协的重点任务
中共二十大,对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为我们将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提供重要遵循。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与持续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是关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共十八大时明确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关于协商民主的制度体系日益健全完善。“广泛”指的是协商领域更加广泛,从国家立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等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事项,到物业管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社会治理难事、百姓日常琐事,人民群众都可以切切实实参与其中。“多层”指的是协商层级更加多元,协商层级涵盖中央、地方、基层各个层面,可以是中央与省联动,也可以是市县乡共同推进,不再局限于某一层级或单一层级;既包括有关部门为科学决策、推动工作落实与政协各界别的协商,也包括政协各界别委员为咨政建言与有关部门的协商,还包括政协内部各界别委员之间的协商。“制度化发展”指的是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更为健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渠道全面畅通,政协委员和广大群众可以通过提案、调研、视察、会议、座谈、论证、听证、评估、咨询、网络反馈、民意调查、社情民意信息等途径和方式参与到协商活动中。
二是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中共二十大旗帜鲜明提出“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与根本政治制度必须遵循的方针,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体两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政协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党的方向为方向,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是人民政协成立时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认识的共识。坚持统一战线,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1982年,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同志主持修订政协章程时,将人民政协性质明确表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后来历次修订政协章程时一直沿用这一表述),统战属性是基本属性,必须发挥好统战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合力。坚持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协商民主是基本职能,必须以协商为主业,以协商促民主、以民主促团结,做到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三是关于“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要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深刻阐明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了政协的性质定位。我们要着力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各项建设,牢牢把握主要工作是协商、工作方式是搭台、工作主旨是双向发力的实践要求,精心谋划和推进调研、视察、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远程协商等协商活动,组织委员和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聚焦市委提出的“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庆篇章”、“做好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庆答卷’”等重大课题开展前瞻研究、深度协商,谋创新之举、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推出一批有针对性、操作性的高质量建言资政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更好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四是关于“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政协“三化”建设,规范化位居榜首。中共十六大提出“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来,我们对“三化”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总的看,制度化是基础、重在建章立制,规范化是手段、重在依规而行,程序化是保障、重在科学统筹。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完备的制度机制,把拓展协商深度、加强互动交流、汇聚发展合力等政协协商的理念作法提质增效,确保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把新修订印发的制度汇编,作为加强市县(区)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的抓手和遵循,进一步健全完善涵盖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四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严格按制度、按规则、按程序办事,做到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
五是关于“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这一最新论述,体现了问题导向,是对全国政协近年来查摆问题的积极回应。深度协商互动,就是坚持在协商中深化认识,将议政建言的过程作为思想引领、宣传政策、释疑增信的过程,作为沟通情况、换位思考、交换看法的过程,通过小范围、多轮次的协商,凝聚起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共识,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同党外人士深度协商的能力、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高同部门深度协商的能力、善于把专业意见转化为政策选项,提高同界别群众深度协商的能力、善于当好反映诉求和汇聚民智的桥梁纽带。意见充分表达,必须弘扬“团结—批评—团结”优良传统,促进不同思想观念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而不强加于人,遵循规则、有序协商而不各说各话,体谅包容、真诚协商而不偏激偏执,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广泛凝聚共识,不是无区别的强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不是单向度的灌输说教、而是互动式的协商讨论,不是表面的附和敷衍、而是内心的深刻认同,不是快餐式的立竿见影、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要善于运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因势利导,教育引导广大委员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六是关于“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一方面,要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机制。重点是,积极开展协商式监督实践,加强民主监督理论研究,创新监督方式,规范监督程序,探索完善民主监督的原则、内容、形式、工作机制,发挥好协商式监督的制度效能。另一方面,要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主要是,鼓励支持政协委员运用定期走访、结对联系、调查研究、民情互动等经常性工作机制,了解界别群众思想状态,反映诉求、排忧解难,团结界别群众跟党走;发挥委员工作站等协商平台作用,引导委员下沉一线宣讲政策法规、参与社区治理,推动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机融合,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协调关系、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切实拓宽团结面、拉大同心圆、把更多的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七是关于“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中共二十大报告第十四部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上述部署要求,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和外延。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外交外事活动中,分别相当于外国的众议院(下议院)、参议院(上议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地方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对外交往合作、促进地方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和地方外事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坚决落实市委关于外事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市委安排参与同国际友城的高层互访、与世界能源城市伙伴组织和“世界冬季城市市长会”会员城市的交往等工作,全力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我省我市对外工作大局。
四、要提高政治领导力,推动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见效
中央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初,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对包联企业和基层党建、乡村振兴联系点进行宣讲,也是一项规定动作。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一线,确保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报告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等等,为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对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报告强调,“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等等,为我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
三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对民生事业的新要求。报告强调,“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等等,为我们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路径遵循。
四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对社会治理的新要求。报告强调,“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对我们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是有力促动。
五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报告强调,“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等等。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加强政协系统和国企、非公、农村等重点领域党的建设,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末梢发力。